新谷宏實醫師指出,目前的醫學檢查還無法以數值顯示體內酵素減少了多少,不過,只要平時多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就能察覺身體發出的訊息。以下是酵素減少的警訊,大家可自己檢視一下。


症狀 身體疲勞虛弱


容易感冒;怕冷;肌肉痛、關節痛、腰痛;眼睛疲勞、視力模糊;頭痛、失眠;體重增加或突然減輕;手腳麻痺;經常耳鳴;有過敏、氣喘等毛病;容易浮腫;容易疲勞。


症狀 外觀表現


皮膚粗糙、容易長出面皰;掉頭髮、頭髮稀少;黑斑、皺紋增加。


症狀 腸胃系統


持續便秘、腹瀉或糞便有惡臭;食欲不振、噁心、胃痛;火燒心、消化不良、容易打嗝。


症狀 精神表現


情緒低落、心情鬱悶;注意力降低、容易焦躁;沒有耐性。


檢視結果


若是感覺身體「最近突然……」或「最近特別……」出現如上述的變化,那就是身體酵素減少所發出的訊號。最好立即實踐「七個健康法」:


1.正確的飲食
2.喝好的水
3.正常的排泄
4.正確的呼吸
5.適度的運動
6.良好的休息與睡眠
7.笑容與幸福感


來幫助身體補充活力、防止消耗酵素。


 


酵素能預防疾病發生,可以從新鮮食物中取得,若最近出現掉髮、頭痛等症狀,可能是身體酵素減少發出的訊號。


一名患有痔瘡的男士長期超量服用保健食品納豆酵素,導致大出血。由於國人喜歡購買各種保健食品,其中林林總總的酵素保健品更是熱門,專家強調,未過度加工的新鮮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酵素,只要平日營養攝取均衡,並沒有必要額外補充;對於作息不規律經常外食的現代人,保健食品確實有些功效,但服用須依照指示劑量,以免花錢又傷身。


■能預防疾病發生


酵素類的保健食品近年爆紅,除了單一成分的酵素,還有複合的產品。日裔美籍的內視鏡外科醫師新谷弘實在《不生病的生活》書中提出酵素就是人體自癒力的說法,他表示,人體內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酵素,體內酵素越多,新陳代謝越能正常進行,解毒功能和免疫系統也能正常運作,並防止疾病發生。


新谷醫師是世界第一位使用大腸內視鏡的醫師,診療過30萬名病人的胃腸,他發現,每個人會因飲食而有不同的「胃相」和「腸相」,胃相腸相好的人經常大量攝取富含酵素的新鮮食物,反之,胃腸不好的人,多半有抽菸喝酒,常吃食品添加物、處於高壓環境,或經常使用藥物等大量消耗酵素的不良生活習慣。


■普遍存在新鮮食物中


新谷醫師的說法曾在國內營養學界引起熱烈討論,台大外科教授張金堅相當認同新谷醫師關於酵素方面的說法,因為現代人飲食西化,吃的都是加工食品,罹患大腸癌的人數年年增加,確實有必要從飲食上重新調整。


國泰醫院營養師賴秀怡則認為,酵素普遍存在各種新鮮的食物中,只要平常多攝取新鮮的食物就足夠應付身體所需,只是現代人飲食太過精緻化,可能較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但額外補充保健食品是不是有必要,仍需進一步評估。


 


※轉載自奇摩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