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不再是老年人專利,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神經科醫師林秀芬表示,初次中風發生在45歲以前的年輕型中風,目前已占所有腦中風人口的十分之一,腦中風症狀出現年輕化趨勢,壓力過大的上班族即是高危險群。


40歲的阿得(化名)是個勤奮的業務員,常年工作繁忙且客戶應酬多,既有抽菸習慣,平常又缺乏運動而有「中廣」身材。雖然發現自己有血壓偏高、膽固醇與尿酸值較高等警訊,但阿得自恃正值壯年且忙於衝刺事業,因而不以為意。


某日與客戶應酬後,阿得突然覺得一陣頭暈目眩,他以為返家休息就好。不料,次日一覺醒來,阿得不斷反胃、嘔吐,右臉及左側肢體麻木且步態不穩,甚至口齒不清、無法吞嚥,經緊急送醫檢查後,醫生宣布阿得罹患年輕型腦幹中風。


小港醫院神經科醫師林秀芬表示,「年輕型中風」的定義,為初次中風發生在45歲以前,目前已占所有腦中風人口的十分之一。腦中風為現今台灣地區第3大死因,僅次於各種癌症之總和及心臟疾病。


林秀芬指出,近年來腦中風症狀已出現年輕化趨勢,不少40多歲的中年人罹患突發中風,尤其是壓力過大的上班族,上述的阿得就是典型病例,足見中風已非老年人的專利。


醫師指出,腦中風症狀大都是突然發生,令人措手不及。除了單側手腳偏癱發麻、嘴歪、眼斜、口齒不清、走路不穩等明顯症狀外,中風症狀可以呈現多樣面貌,有時是失語症或一側偏盲。


林秀芬說,除了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與抽菸習慣外,年輕型中風的病因包括先天性腦血管異常、凝血功能異常、血管發炎、自體免疫性疾病、偏頭痛、懷孕造成的內分泌變化、濫用安非他命、搖頭丸等毒品或有明顯家族史者,都可能造成年輕型中風。


如何有效預防年輕型腦中風?林秀芬表示,首要遵從醫師指示,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但許多年輕高危險群患者仗著自己年輕而輕忽,埋下日後中風發作的隱憂。


 


 


※轉載自奇摩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