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舉辦「澎湖海藻新產品開發成果展」,計發表利用澎湖沿海盛產的綠藻—石蓴研發的產品包括泡芙、蛋捲、豆腐、銅鑼燒及優酪乳等加工食品,由於口感和材料特殊,不僅獲校內師生肯定,同時品質比市售類似食品還優質,具有競爭力。


澎湖科技大學這項利用海藻研發的新產品成果展示活動,在該校教學大樓教室舉辦,由校長林輝政主持,除產品試吃外,也配合進行優良新產品評比競賽。


林輝政表示,這次產品發表活動,主要目的除了學生能展示辛苦研發成果外,更希望能藉由這項活動對澎湖相關產業進行研發互動,藉以提升澎湖海菜製品利用價值,同時營造地方特色商品,帶動未來澎湖地區農漁業的發展。


林輝政說,二十一世紀企業競爭力已經從產品品質及成本控管提升到產品速度競賽,因為受到產品與技術生命週期顯著縮短的影響,相對地,企業對新產品研發的投入或技術的應用可望增加。技職體系教育,就是要強調學生在知識學習和實務操作並重與融合,食品科學系在新產品開發的成果展示,就是學校在技職教育中強化學生的學與做的具體成效之一。


澎湖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今天舉辦的新產品開發成果展示,以澎湖當地盛產的綠藻—石蓴為原料,藉著澎湖當地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海洋資源,研究發展多樣性的海藻產品。


澎科大食品科學系張弘志老師指出,石蓴又稱為海青菜或粗海菜,主要生長在海邊潮間帶至潮下帶兩公尺深的礁岩上,是澎湖當地除青海菜外,最常見的綠藻之一,石蓴同樣具有許多機能性成分,如纖維素、海藻膠和含硫多醣類等,許多科學研究指出,這些成分對人體生理代謝、抗氧化能力及調整慢性疾病等有正面效果。


張弘志說,中國古書「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石蓴「味甘、平、無毒」並有「下水、利小便」之效,且對甲狀腺腫、解熱、鎮痛、利尿、退燒降火、降血壓及膽固醇等現象有所助益。


由於澎湖海邊盛產的石蓴,早期供作豬飼料,現在則用於其他工業添加原料,因為石蓴的質地比起青海菜堅硬,所以一般鮮少作為食用。經過澎科大食品科學系研發製成的加工食品,不僅展現石蓴獨特的風味,同時搭配不同食材研發的加工食品開發運用相當廣泛,具有相當高的產品競爭力,未來將為澎湖特色產品和產業提供另一個發揮的空間。


 


※轉載自yam天空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