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病,是不是我的錯?」近年來罹患憂鬱症的人愈來愈多、也廣受各界重視,然而患者身邊的人卻更容易被忽略;據「張老師」基金會接觸憂鬱症個案發現,患者的家人、朋友也需要學習如何協助當事人,首先是放下自責與懷疑,不要認為是自己造成當事人罹病。同時要多做些會讓自己高興的活動,才能健康正面地協助家人對抗憂鬱症。


張老師基金會表示,憂鬱症患者在復原過程當中,除了靠醫師與諮商師協助,更重要的是,有來自家人、朋友的力量。但長期與患者相處下來,這些扮演「愛的扶手」角色的親友,其實也需要學會如何與憂鬱症共處,而不被擊倒。


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邱德才從諮商心理師的角色建議,「一放、二轉、三接受、四愛自己、五同理」等技巧,首先,患者的家屬親友應該認知「他生病,不是我的錯」,因為患者罹病的原因非常複雜。


雖然有些患者在發病時,會將發病的痛苦歸因於親友對他的要求或影響,使家屬開始產生懷疑或自責,但切記不要立刻對號入座。


此外,應適當地轉移注意力,保有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在心情不佳時,去想、或從事些讓自己愉快的活動,而不要讓自己一直受到負向情緒感染。也要試著接受患者是病人的事實,接受他生病、發病時的樣子,放下對患者的理性期待。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愛自己」,如果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社交生活,身心狀態都會比較良好;若與患者發生衝突、爭吵,建議先暫時放下「事情對錯」的討論,多去關注對方的情緒和感受,讓患者感覺到「被人瞭解」,將有助於緩和患者情緒,開啟良好的溝通。


 


※轉載自奇摩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