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宅!」 大學宿舍成宅男大本營


大學校園內,有越來越多人每天窩在宿舍上網、打電動,除了上課外很少出寢室,正餐進食不正常,常吃泡麵度日。他們常互嘲是「宅男」、「寢男」,或暱稱為「阿宅」、「阿寢」。「醒醒吧,阿宅!」也成為網路流行語,呼籲這些「宅男」不要再足不出戶,沉迷在自我世界。


足不出戶 不修邊幅


「宅男」源自日文的「御宅族」,原本指對於動畫、漫畫、電玩等相關產品或動態極度狂熱者。但演變到後來,許多人把整天不出門、不修邊幅的男生也稱作「宅男」,因為這兩種人在行為和外型上有些類似。


台灣現在的「宅男」定義,其實已和日本原本的「御宅族」相去甚遠,成了台灣本土新興的「宅男文化」。


正事閒事 都靠電腦


台大電資學院學生小偉說,因為作業和報告都要透過電腦完成,所以自然而然多數時間都待在電腦前。他最高紀錄曾在趕期末報告時「宅」在宿舍六天,不過他不是都在念書、趕作業,而是趕報告累了就上MSN或打電動,「正事、閒事都在電腦前完成」。


頭髮散亂 像剛起床


小偉隨時看起來都像剛起床的樣子,頭髮散亂、衣服總是穿那一件,因此被同學稱做「宅男」。不過他認為,這就是他的生活模式,無所謂好或壞。他強調,還是會在適當的時候、用適合的裝扮出現,只不過平常懶散,既然能在宿舍解決一切,「何必為了出門而出門呢?」


大家都宅 毫不自覺


不少交大學生封交大是「宅男大本營」,由於男生比率高、住宿者多,加上理工科系學生原本就得長時間使用電腦,因此很多人都從早到晚「宅」在宿舍裡。


交大黃同學形容,大概八成住宿的同學都是沒課的時候從早到晚待在宿舍裡面,反正學校附近什麼都沒有,待在宿舍上網、打電動、上MSN還比較有趣。「當大家都是宅男的時候,就不覺得自己宅了」。


交大阿宅 真的很多


交大學生聯合會去年底為此辦了「阿宅,你在玩三小」趣味競賽,希望讓阿宅們走出宿舍、參與活動。學聯會活動部長姚仕文說,一開始只是用個有趣的活動名稱,把戶外遊戲、機智問答等三個小活動湊在一起宣傳,沒想到「阿宅」名號一出,各界反應熱烈,將近兩百人報名參加活動,大家才確認,交大阿宅真的很多。


13%大學生 網路成癮


整天待在宿舍上網的「宅男」,當心成為網路成癮者。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柯慧貞指出,台灣的大學生約有百分之十三有網路成癮現象,其中男性高於女性、住學校宿舍者也比外宿學生比率高。


柯慧貞說,很多人長時間使用網路無法自拔,造成生理、心理和人際關係都出現問題,就可能已出現「網路成癮」的症狀了。至於成癮的原因,可能是很多學生沒有做好時間管理,一個人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於是就不斷上網。


很多網路成癮者無法和人有正常的人際互動。柯慧貞說,網路有匿名的特性,可以不用馬上面對面被對方評價,讓網路成癮者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比在一般情況下自在。


 


宅男特徵 「鍵談」而不健談


怎麼樣會被說「宅」?雖然一般認為宅男不修邊幅、永遠穿同件外套,但人不可貌相,「要交談過才知道。」網友阿K說。


阿K是沒參加過板聚等宅男活動的「自修型」宅男,他說一般人總認為經常出沒光華商場、整天T恤牛仔褲的善良男子就是宅男,但其實「宅不宅,從外表很難分辨」,「不善口語表達」比較明顯,他提供一個簡單辨認法:「問問他手機月費有沒有超過一百元?」


他解釋,宅男通常不善人際溝通,但很「鍵談」而不「健談」。可以在網路專門領域論壇發表文章大發議論、在MSN上妙語如珠,但在電話筒前,就變得有一搭沒一搭;與人面對面,更常是最「惦惦」的那一個。


由於宅男個性較「閉鼠」,又多專精/著迷特定事物,若有女性朋友需要幫助,他們往往又淪為「好人」一族,討論男女交往的批踢踢BBS站「catch板」,就有不少宅男聚集討論如何翻身、脫離宅境。


宅男未必是愛情市場的次級品,也有女孩喜歡宅男,卻不曉得如何把宅男從房間裡拉出來。一女上班族聯誼時認識一位很「宅」的工程師,不知怎麼接近,化身「愛瑪仕」(電車男一劇中的女主角)上網求救,也引起網友接力獻策,回響熱烈。


宅男也有春天。網友asion99口中的朋友「阿偉」又高又帥,卻是衣櫃只有六件衣服、一天要玩十幾小時魔獸、「月卡用得比悠遊卡還凶」的宅男,這樣的宅男有個中文系正妹女友,並且次次都是女方主動約會,眾人好奇不已。


asion99透露阿偉密技,原來阿偉約會前先下載幾集感人日劇、燒成光碟送給女方,教對方看完欲罷不能,主動約定下次約會。


 


動漫迷正名:我們不宅


「宅男」從「御宅族」衍生,雖有相似,卻各有指涉。淡江大學統計系二年級黃仕麟是ACG(動畫、漫畫、電玩)愛好者,說他是「御宅族」或「宅男」,他可不認同,「真正的御宅族,一般人是無法跟他交談的。」


他說,ACG同好互稱「你很宅」是種默契,就像開玩笑說「你很三八」一樣;但外界對ACG愛好者的行為不該使用「宅」這個字眼,因為對不知道「宅」意思的人來講,出發點已經不一樣了。


黃仕麟說,台灣望文生義把「家裡蹲」的都叫成「宅男」,但鑽研動漫的人,「不出門,怎麼收集資訊?」他們的資訊來源不是傳統媒體,而是網路討論及動漫精品店。為吸收最新產品資訊,他一個月要跑相熟的店家三、四趟,平常不定時與同好網聚交流,每年寒暑假還會參加同人活動。


他也強調,曾想盡辦法打扮自己,但現在已不太花錢在講究外表;平時為買動漫周邊產品存錢,很少其他娛樂消費,「這些不過是對自己喜歡的領域付出」,一般人卻只以「你真宅」一句帶過,是不願了解這個領域還要「裝熟」,明顯有貶損意味。


他說,宅跟御宅都是負面詞,「假如你今天跑到日本隨便指個人說他是御宅,大概會當街被砍」,現在台灣不了解什麼是宅卻濫用,聽在同好耳裡很不是滋味。


他說,許多人以為他們盡是「電車男」,但他在交大念書的高中同學,「根本就是型男」;還有人認為他們「鍵談」卻不「健談」,但其實很多人辯才無礙;嫌他們都蹲在家?「很多人放假也窩在家啊!」


有宅男,那有宅女嗎?日本「宅女」通常是指「同人女」,也就是會畫同人誌、角色扮演的女動漫迷,尤其以「男男作品(以美男為主角)」為涉獵範圍。但「宅女」到台灣也變味,定義變得像「宅男」一樣簡單,是「家裡蹲的女生」。


 


 


※轉載自奇摩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