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媒體與廠商為了海洋深層水吵的喋喋不休,一方說市面上的海洋深層水產品都不是真的甚至可能很危險,但另一方卻拍胸補說海洋深層水很安全功能也很多。到底誰對誰錯咧?其實真的很像在霧裡看花一樣。

正方
http://www.ettoday.com/2007/09/12/124-2156646.htm
http://www.ettoday.com/2007/09/12/320-2156435.htm
http://news.pchome.com.tw/life/bcc/20070913/index-20070913190614210182.html

反方
http://news.sina.com.tw/life/ftv/tw/2007-09-12/141612698361.s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2/8/ke71.html
壹週刊 329期(2007年9月13日) 38到44頁

名偵探柯南卡通裏有一句常說的台詞「真相始終只有一個」,雖然現實上或許是如此,但常常真相還是很難被輕易了解的。因為有太多不同單位、廠商、學者或研究人員的立場都會影響到真相的詮釋,最後還是要整體客觀判斷才能知道真相為何。

首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海洋深層水?

其實在海洋學教科書裏有提到海面到水深200公尺的部份稱為表層水,水深200公尺到1000公尺的稱為中層水,水深1000公尺到4000公尺才稱為深層水(如下圖所示)。以目前台灣現有的三家海洋深層水公司的取水深度來看,都是在610到710公尺間,所以這樣的深度在學理上應該只能稱為「海洋中層水」。而目前為什麼市場上都把這類水稱為深層水咧?這是因為為了簡單定義,人為上就把海水只分成表層及深層兩種,也就是說海面到水深200公尺的部份稱為表層水,而200公尺以下的都稱為「深層水」。因為把水稱為深層水比起稱為中層水,在行銷上會比較容易而且也比較有神祕感,於是大家也就約定俗成一直用下去了。但如果要避免這樣的爭議,其實把如此抽出的海水稱為「深層海水」(DOW-Deep ocean water或DSW-Deep sea water)也就解決問題囉。

(1)表層區(Epipelagic zone)

(2)中層區(Mesopelagic zone)

(3)深層區(Bathypelagic zone)

(4)超深層區(Abyssopelagic zone)

(5)深淵區(Hadalpelagic zone)


 


 


 


※轉載自化妝品真相大公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