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最近身邊的咳嗽、噴嚏聲也多了起來,一般人都知道,感冒要多休息、多喝水;但有網友卻說,感冒後七至十天自然會好,跟喝水無關,果真如此嗎?


這則網路訊息指出,一個名叫魯特(Rutter)的醫師說,發燒病人的腦下垂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抑制腎臟製造尿液,此時體內水多鈉少,如果再大量飲水,鈉離子可能會被稀釋,導致低鈉性抽搐或昏迷,也就是所謂「水中毒」。因此,如病人不覺得渴、不想喝,就不要勉強。


對此,衛生署食品資訊網解釋,這項說法似是而非,喝水雖不能治癒感冒,但對病情絕對有幫助,不管發燒或鼻塞、打噴嚏,多喝水可補充喪失的水份,維持身體正常運作;另外,喉嚨發炎、有痰,也該多喝水,以稀釋痰液、幫助咳嗽排痰。


醫師指出,感冒目前並無藥物可預防或治療,只能針對症狀緩解,所以當然要儘量維持身體的抗病力,而補充水份便有其重要性,畢竟成人一天都需要兩公升的水。


須注意的是,心肺或腎臟功能不佳者,確實不能喝太多水,否則可能導致肺水腫,但所謂太多並無標準,端看患者會不會口渴,若不口渴,就不必刻意飲水。


 


※轉載自奇摩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