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了,季節更迭的時光,也是臉蛋最容易鬧脾氣的候,該怎麼保養,才能相安無事,保住美顏度過這一季。就從清潔、及基礎保養著手吧。

清潔→溫和in,控油out

秋季,皮膚的出油量逐漸減少,妳不再需要使用太強效的洗面乳清潔肌膚,舉凡強調含酵素、強效控油的產品,可以準備收起來。

LANEIGE行銷經理陳惠瑛表示,秋季早晚溫差變大,油脂與水分減少,妳可以選含有保濕效果的洗面乳,來清潔自己的臉蛋。

選擇含有保濕效果的洗面乳,除了防止臉蛋乾燥,它最大的優點在於防止因「時間差」所產生的暫時乾燥。所謂的「時間差」指得就是剛洗澡出來,很多懶美眉會東摸西摸先做別的事情,等發現自己忘記保養時,臉蛋早已經乾澀、緊繃了,若選擇具有保濕或保養效果的洗面乳,就不會出現水分供給斷層的現象。

不少專家認為洗面乳不需要添加保養效果,反正都要洗掉,加了也浪費,不過,「時間差」似乎三不五時便發生在生活中,且不少女性從洗完臉到沐浴、洗頭,等到走出浴室已經是半小時後,臉蛋可能乾到大喊受不了囉。

化妝水→偏酸in,偏鹹out

如果妳買的洗面乳,沒有再三強調接近肌膚「ph值5.5」等宣傳語,通常,所代表的意義是,妳洗完臉之後,臉部會偏向鹼性。

香奈兒技術開發研究所所長安藤信裕博士表示,正常肌膚的臉蛋應該是處於弱酸性,如果洗完臉再用偏鹼性的化妝水,雖然過了1-2個小時後,肌膚會自行調整出正確的ph值,但長久下來,臉蛋肌膚就會缺乏抵抗力,出現敏感、老化等徵兆。

精華液→保濕的前導

臉蛋的角質層,是皮膚最重要的水分來源,角質層中的水分可占31%,如果沒有維持好這樣的比例,就會導致乾燥、脫屑等問題產生。

為了保持臉蛋的水分,妳應該停止一周兩次的去角質,改成一周一次或兩周一次,過度的去角質,會讓少油、少水的肌膚失去了自然的守護力。

然後,選擇一瓶保濕精華液,改善乾燥、局部脫屑等問題,主要成分選澤方向:

一、含有丁二醇、甘油、天然保濕因子、玻尿酸 (又叫醣醛酸、玻尿酸鈉)等成分,都可適度潤澤肌膚,補給肌膚水分。

二、添加微量元素:例如鎂、鈣等離子,可維持肌膚的健康狀態。

三、其他附屬成分:例如植物萃取可強化肌膚保護或潤澤效果,通常成分來自於極地耐旱、耐乾的植物。

保濕霜→長效in,乾燥out

用完精華液之後,妳的保濕工作只做了一半,空氣中大量散發的濕氣、風與空調的眾多外力因素,仍會把皮膚中的水分子向外拉,不到1小時,妳的皮膚還是又乾又不舒服。

妳應該擦拭一些油性的保養品,大分子的油脂,可以如保鮮膜般,把皮膚封起一層薄膜,讓水分不輕易散發。保濕霜選擇成分建議:

一、植物精華:來自極地或特殊地區的耐旱植物。

二、植物油脂:例如甜杏仁油、乳油木油、酪梨油、夏威夷果仁油等,通常來自於果仁的油脂油分都較高。

防曬→抗氧化mix修護

換季的現在,白天的太陽雖處於斜射狀態,加上氣溫較低、風大,讓人誤以為不需要防曬,其實紫外線的照射量仍不低,一旦被刺激會造成發炎反應,皮膚也會變得紅腫敏感不舒服。

建議白天還是要勤做防曬,秋季的防曬品,除了強調SPF與PA兩種對抗UVB、UVA的防禦係數,也會添加較豐厚的保養成分,例如,抗氧化、保濕、抗老以及修護概念成分。

敏感→溫和in,刺激out

如果妳的皮膚已經出現輕微的脫皮、乾燥或脫屑等現象,應該要暫停日常的保養品,以溫和保養品取代。例如成分中含有蘆薈、蜂蜜、雷公根、乳油木油等成分,都屬於溫和的保養品。

這類成分不需天天擦拭,但在秋冬卻是必備商品。如果妳曾經買過煥膚組合,裡面也一定會附上一瓶給脆弱肌膚使用的修護商品就可以直接取代,不需要額外再買。

敏感商品因為不添加較刺激的成分,因此這類產品約持續使用兩周後,即可恢復正常品。


 


※轉載至網路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