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主委陳建仁昨天指出,年輕婦女全面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比不接種所造成的政府醫療支出,每年約可減少七億元及1100人因子宮頸癌病故;但他認為,政府是否要購買疫苗做常規接種,仍應評估整體經濟效益。


國內核准子宮頸癌疫苗上市已屆百日,由一群婦產科專家及公衛學者共同催生的台灣婦女健康學會,昨天舉行成立大會,並召開「人類乳突病毒(HPV)與婦女健康」研討會,陳建仁針對台灣HPV感染率、子宮頸抹片篩檢及是否接種HPV疫苗,提出研究報告。他強調,由於子宮頸癌疫苗只有七成的保護效果,傳統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角色仍不應被忽略。


陳建仁引用一項針對全台658萬多名婦女的調查發現,如婦女在五年內接受三次以上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子宮頸癌的發生率比起從不做抹片篩檢者,降低三成以上,死亡率也下降超過七成。不過,國內婦女曾接受抹片篩檢的比率最高只有53.7%,似乎出現瓶頸,尤其是中老年婦女及低教育程度者,往往因害羞而拒受檢,造成台灣早期診斷子宮頸癌的比率不高。


陳建仁曾估算罹患子宮頸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並比較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的經濟效益。他指出,如政府讓十五歲青少女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及抹片篩檢雙頭並進,估計可減少七成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而政府支付治療這種癌症的醫療花費,每年也可平均減少七億元。


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醫師曾志仁表示,政府每年撥大筆經費購買流感疫苗,但保護力只有一年,且打疫苗還可能得流感;子宮頸癌疫苗至少有十年保護效果,且還附帶可防治菜花、大腸癌、肺癌等效果,因而奧地利已宣布免費提供該國男女皆可施打。


不過,陳建仁認為,由於目前上市的HPV疫苗只有七成保護力,未來五年若有保護力更高的八價疫苗上市,他質疑打過第一代疫苗者是否要再接種第二代疫苗?如何在疫苗保護力及經濟效益取得平衡,應是政府是否實施免費接種的考量點。


 


 


※轉載自奇摩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