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針灸中藥醫師- 魏哲彰/湯立嘉 醫師在「常見病茶飲湯方」書中指出,憂鬱症典型表現為:長期的情緒低落進而影響食慾、睡眠、活動力及專注力下降,並有自覺性的擔心自己的精神狀態及難以生存的痛苦。


憂鬱症患者心理方面可呈現出長期的悲傷、空虛等情緒,並且逐漸喪失「歡愉」的原動力,對生命失去期望及樂觀,並常有悲觀、落寞的感受,有時也會有自殺、死亡等意念。


透過臨床觀察可以發現患者,常表現出下列症狀:


1. 心情常處在低落、悲哀,或是空虛的狀態(情緒挫折難以恢復)。


2. 不喜歡活動,常表現出疲憊無力,或精神不濟的現象。


3. 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


4. 思考或行為變得遲緩,不喜歡說話,或說話、行動速度變慢(有時呈現躁動)。


5. 注意力降低,對事情難以作出判斷、猶豫遲疑。


6. 不明原因的疼痛,及各種生理上的不適症狀。


7. 食慾明顯變差,或食量突然大增(體重1個月變化超過5﹪)。


8. 總是失眠,或是表現為睡眠過多。


9. 常感到莫名的不安、焦慮,或常感到沒有價值、無成就感,或罪惡感(自責)。


10. 反覆的想到死亡、自殺意圖。


※上述各項應先排除藥物、酒精、毒品,及生理、內科疾病等因素。一旦出現上述症狀4項以上(包括4項),並且持續發生超過2週而無改善者,即應積極尋求協助。


另一方面,躁鬱症則是歸屬於精神疾病的範圍,為一種情緒障礙疾病。情緒的波動主要可將此類病人分為三期:


1. 躁狂期


2. 憂鬱期


3. 躁狂憂鬱交替期。


躁鬱症與精神分裂疾病最大的區別在於躁鬱症表現為情緒障礙,而精神分裂屬於思考障礙疾病。


躁鬱症的主要症狀為:


1. 情緒高亢,過度激動:無法保持安靜(心理及生理上)。


2. 異常多話。


3. 思緒澎湃,主觀的覺得自我聰慧,點子很多,有過度「自我膨脹」的現象。


4. 睡眠的需要性減少,而且不會覺得疲累(自覺睡眠是多餘的而不需要)。


5. 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專注完成一件事情就又轉向另一件事。


6. 涉及危險性的活動(輕率的性行為、輕易草率的投資、瘋狂購物):部分病人隨即會有後悔的情緒,陷入憂鬱期產生悔不當初、抑鬱、低潮、否定自我等情緒中。(上述症狀至少持續一週。)


資料來源: 魏哲彰 中醫師


 


 


※轉載自奇摩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